document.write('
')淅川縣自然資源局 淅川縣統計局
按照國務院和省、市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淅川縣自2018年11月開始,歷時3年完成了淅川縣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以2019年12月31日為標準時點匯總數據?!叭{”全面采用優于1米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制作調查底圖,應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創新運用“互聯網+調查”機制,全流程嚴格實行質量管控,匯集了148395個調查圖斑數據,全面查清了淅川縣國土利用狀況。經縣政府同意,現將淅川縣主要地類數據公布如下:
一、耕地
耕地49683.77公頃(745256.55畝)。其中,水田227.90公頃(3418.50畝),占0.46 %;水澆地 511.69 公頃(7675.35 畝),占1.03%;旱地48944.18公頃(734162.70畝),占98.51%。
二、園地
園地12234.76公頃(183521.40畝)。其中,果園10657.14 公頃(159857.10畝),占87.11%,茶園138.14公頃(2072.10畝),占1.13 %;其他園地1439.48公頃(21592.20畝),占11.76%。
三、林地
林地128964.03公頃(1934460.45畝)。其中,喬木林地62661.85公頃(939927.75畝),占48.59 %;竹林地250.87公頃(3763.05畝),占0.19 %;灌木林地52154.08公頃(782311.20畝),占40.44%;其他林地 13897.23公頃(208458.45畝),占10.78%。
四、草地
草地9972.41公頃(149586.15畝),全部為其他草地,無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
五、濕地
濕地1099.83 公頃(16497.45畝)。濕地是“三調”新增的一級地類,淅川縣濕地全部為內陸灘涂。
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7927.70公頃(268915.50畝)。其中,建制鎮用地2179.68公頃(32695.20畝),占12.16%;村莊用地 15061.55公頃(225923.25畝),占84.01%;采礦用地557.17公頃(8357.55畝),占3.11%;風景名勝及特殊用地129.30公頃(1939.50畝),占0.72%。
七、交通運輸用地
交通運輸用地4192.56公頃(62888.40畝)。其中,鐵路用地39.33公頃(589.95畝),占0.94 %;公路用地1844.15公頃(27662.25畝),占43.99 %;農村道路2307.01公頃(34605.15畝),占55.03 %;港口碼頭用地2.07公頃(31.05畝),占0.04%。
八、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2831.93公頃(792478.95畝)。其中,河流水面2267.36公頃(34010.40畝),占4.29%;水庫水面48785.13公頃(731776.95畝),占92.34%;坑塘水面773.31公頃(11599.65畝),占1.46%;溝渠 595.53 公頃(8932.95畝),占1.13%;水工建筑用地410.60公頃(6159.00畝),占0.78%。
“三調”是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機構改革后統一開展的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叭{”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淅川縣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方面存在的問題,必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改進。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從嚴查處各類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要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高標準高質量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形成全域“一張底圖”和“一個平臺”,實現城鄉國土規劃管理全域覆蓋、全要素管控、全過程監督。要統籌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強化土地使用標準和節約集約用地評價,提高土地開發利用效率。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
下一篇:河南發文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