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鄭州大學參與!河南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滎陽開建!
2022-03-18 18:42 來源: 鯊魚仔發布江湖
原標題:鄭州大學參與!河南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在滎陽開建!
3月17日
河南科技界又發生一件大事兒
——超短超強激光平臺
正式在河南開工
為科研人員又添加了一柄科研探索的利器
它的獨特之處還在于:
這是河南省謀劃建設的
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3月17日,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項目開工儀式在鄭州市舉行。頂端新聞·河南日報記者 董亮 蔡迅翔/圖)
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為何如此重要?
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1月6日在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開工建設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等。
3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明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2年重點工作責任單位的通知》提到,開工建設“超短超強激光實驗裝置”等。
3月14日,河南省發改委出臺的《河南省擴大有效投資十條措施》中,強調抓好重點領域項目建設,推進超短超強激光平臺等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超強超短激光可用于打造腫瘤治療“質子刀” 圖源:解放網 )
科技強國的重要舉措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來完成,建成后通過長期穩定運行和持續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
通過建造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能力,有力推動基礎前沿研究和綜合交叉探索,可以為我國高新技術研發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提供重要的平臺和關鍵的手段。作為國家科研基礎設施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的集中體現,世界各科技強國爭相投入。
也因此,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成為搶占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的關鍵。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起步較晚,設施的整體水平和取得成果與世界科技第一梯隊國家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體現了我國科技向原始創新大步邁進,也體現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
2020年,國家發改委已布局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早期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主要分布在北京,2010年以來,上海、深圳、合肥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始大規模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其他地區也在積極開展項目預研,紛紛投入到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的角逐中。
截至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設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其中,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全部位于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內。目前,已建成(含試運行)8個、在建6個,涵蓋光子、物質、生命、能源、海洋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設施數量、投資金額和建設進度均全國領先。
合肥也在其中占據重要位置。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合肥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辦公室副主任程宗好介紹,合肥目前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1個,位居全國前列,建設一批國字號交叉前沿研究平臺,合作共建了26個新型研發機構。
河南將建設七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圖源:鄭州大學網站)
記者梳理發現,近幾年湖北、山東等省也開始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賽道上發力。河南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也不能在這一領域落后。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